大觉山官网

佛教文化

2016-10-22

成功入选“新赣鄱十景”

大觉山位于赣闽交界处的武夷山脉西麓、资溪县东部,而资溪县素有“江西东大门”之称。

据1997年版《资溪县志》记载,大觉山总面积为204平方公里,有七十余座山峰。据了解,大觉山还曾成功入选“新赣鄱十景”。

大觉山中的大觉岩,位于资溪县泸阳朱岩村境内海拔1300多米的莲花山山顶。

大觉岩是一处天然形成的石室。在中国古代,许多岩洞石室都因僧侣为寻求僻静之所修行,而在其中修建了寺庙,例如赣州寻乌的青龙岩以及位于赣闽浙三省交界处的广丰白花岩都是如此,大觉岩也不例外。

得天独厚的大觉岩石室内部地面平整,前部分较高,往内则高度渐降,深约30米,宽约60米,高约9米。据《资溪县志》记载,早在东晋咸和元年,就有人在莲花山的这个石室中修建寺庙。

大觉岩起源于狮子岩庙

约1600年前,在莲花山上所建的寺庙名叫狮子岩庙。相传这是因为大觉岩洞口似一只狮子张开的巨口得名。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九只狮子在此地栖息,不久便将周围的野兽捕食殆尽。之后,九只狮子为夺地盘进行争斗,弱者或死或逃,***后一只母狮取胜,但也元气大伤。张嘴喘气的母狮子躯体硬化,血肉成山,毛发成林,尾巴变成石笋,张着的大口就变成了今日藏于古刹之中的岩洞。因为这个传说,莲花山上的大觉岩也有狮子岩之称。

有人虎口拔牙,也有人狮口建庙。大觉岩,乃至大觉山的由来,都是因为莲花山岩洞的这一座古寺——大觉岩寺。

资溪县***早开放寺庙之一


唐贞观年间,杭州灵隐寺的大觉禅师为避世离尘,来到大觉岩寺,见此处山水灵秀,岩洞清幽,便在岩洞内修建寺庙,弘扬佛法。大觉禅师离开之后,又有园觉大师来此当住持,此时寺内香火旺盛,僧徒近百人,园觉大师为了纪念大觉禅师,将狮子岩改名为大觉岩,渐渐声名远播。

大觉山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山路崎岖难行,但千百年来,仍有不 少人慕名而来,其中有资溪县人,还有相邻的福建光泽县民众,甚至 浙江一带的百姓。

一千多年间,大觉岩寺几经毁损,1985年经资溪县政府批准重 建, 是资溪县***早开放的寺庙之一。

现在的大觉岩寺依着岩洞修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大殿、观音送子殿四个殿堂,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塑有40尊佛像,规模宏伟。岩内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阁。寺东面还有一座高3.2米的三层石塔,名为“石缘宝塔”。

岩内诸景皆有神奇传说


有着佛教背景的大觉岩,岩内景观还与寺僧有一段传说。例如大 觉岩寺内的聪明泉,传说此泉原会流出油、盐、米等物,恰恰能维持 寺中和尚食用。后因一个和尚贪心,偷偷将洞口挖大,被佛祖发现, 就将洞口堵塞,从此该洞再未流出过油、盐、米,只有清泉流淌,传 说喝了此泉泉水,人会变得更聪明。

在大觉岩洞前,有两石相连,如同一个人背着另外一个人,这便被 称作“和尚背女石”。相传庙中小和尚不守清规,勾引民女触怒菩萨, 两人被化成两块石头。

大觉岩顶栖息着石燕,据介绍,石燕与家燕不同,相比之下身体更小,一年四季在岩洞繁衍生息,并不迁徙。山石有传说,动物也不例外,相传石燕也是大觉岩寺某位方丈招来破除妖魔法术的帮手。

大觉岩旁大觉者


大觉岩岩景众多,有如将军雄立的“将军石”,或是古称“静轮”的小岩洞,此外还有石笋峰、笔架砚台石、通天街、小觉岩等,景观各不相同,几乎每处都有神话传说。

耸立的“双烛石”、神秘的“宝塔”、幽静的“吕洞宾”读书洞、挺拔的“逍遥峰”,还有赋予传奇色彩的“龙床洞”、“水帘洞”、“神女石”、“不老松”、“神龟问天”、“双乳峰”等石景,在莲花山共有五十余处。





0.2519s